新用戶登錄后自動創建賬號
登錄8月7日,據北京市新聞發布會消息,2024年,朝陽區旅游收入達到1545億元,同比增長16%,占全市旅游總收入的23%,規模位居全市第一。2025年上半年,旅游收入801億元,繼續領跑全市。
昨天我發了《五星級酒店擺攤,極致內卷下的哀鴻遍野到底是誰?》的視頻引發了很多業內外朋友的關注和討論,有不少朋友提出,該怎么辦?我想說,破內卷,五星級酒店和小商戶一個都不能少,我們需要從頂層建立,兼顧效率與公平的規則體系,星級酒店和小商戶,品質消費與人間煙火都是社會消費的組成部分。我們需要星級酒店同時離不開街邊小商戶,絕對不能把二者對立起來。我呼吁政府和行業協會可以從這么幾個方面著手:
1、政策層面,可借鑒法國《商業法典》的"三限"原則:限品類(禁止酒店經營傳統餐飲主力商品)、限時段(外擺避開用餐高峰)、限比例(外擺營收不超過酒店總營收5%),為中小商戶保留生存空間。
2、行業層面,日本"餐飲業振興公社"模式值得參考——由政府牽頭、龍頭企業參與,為中小商戶提供中央廚房、智能點餐等基礎設施,提升其對抗規模經濟的能力。
3、企業層面,酒店應避免同質化競爭,星級酒店要做些小餐館做不了的。全國70家星級酒店80%外擺產品為鹵味和小龍蝦,要轉向差異化創新,天津麗思卡爾頓的58元和牛漢堡,杭州某酒店的"親子烹飪課"轉化客群,五星級酒店的法式甜點師街頭講解烘焙文化,星級酒店的"高品質下沉"可以成為消費升級的催化劑。
但若缺乏規則約束,其可能異化為資源錯配的推手。守護市場經濟的底線,不僅需要GDP增長的數字,更需要讓街頭攤販與星級大廚都能憑借真本事,有尊嚴地分享發展成果的制度設計——這才是經濟轉型期最珍貴的"社會契約"。